新帝登基百天,琳琅满目的政策一条条应出尽出,颇有废旧立新、一改往日颓气之势,史称百日新政。
新政之中不但看点颇多,更可贵的是,政策详细具体、周密谨慎,漏洞极少,显然是在新帝登基之前就已备好的。
多数政策都让人击掌叫好。譬如周仁宗时期大兴佛教,导致许多懒人枉为剃度,从而躲避徭役,是为托号出家也。
为此,女帝推出新政:一乃对所有大周子民的徭役时长减少二分之一;二是不再免去寺庙徭役之责。
这条新政的效果立竿见影,不但出家的人少了,甚至不少人都还俗回家了。
再比如新政之中的重头戏——女帝提出五民之说,即“通民气、保民生、牖民衷、养民耻、阜民财”①。
广开言路,听取民意。在民意畅通表达的同时,还制定法规保护个人私产,并确立了人人有权接受教育的基本国策,对公家学堂按人头进行教育补贴。
除此之外,新政还大力提高商人地位,鼓励民间与跨国贸易,目标是让百姓富裕起来,最终形成藏富于民、人皆有恒产的目的。
与商人地位大/大提高相反的是官员地位的大幅下降。
在女帝主导下,大周律例废除了“民不可告官”的条例,除皇亲国戚之外,真正做到律法上的人人平等。甚至在徭役之上,官员也不再享有豁免权。
从永宁元年起,在大周做官,几乎就等于找了份官家工作罢了,没甚了不起;而商人地位的崛起再加上金钱的力量,使得世家官宦势力一下子被拉了下去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heyan123.com
(>人<;)